在全球央行同步開始升息的情況下,全球利率波動急遽攀升,美銀美林所編製的美債波動率指數(MOVE Index)從年初以來,攀升了接近兩倍,並且持續創下疫情後新高。同一期間,不僅僅是十年期美債殖利率站上 3% ,德國公債、日本公債、甚至是台灣的公債殖利率皆一度來到新高水平。在殖利率水平不斷向上提升的投資環境下,債市對於投資人來說,固定配息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而投資人在投資股市方面,同樣也具有股息的概念,今年,全球市值前三大的高股息 ETF:Vanguard 股利增值 ETF(VIG)、Vanguard 高股利收益 ETF(VYM)、Schwab 美國高股利股票型 ETF(SCHD),相對於 SPDR 標普 500 ETF(SPY)來說,仍有優於大盤的表現。高股息因子為何能在這樣動盪的市場下擊敗大多數股票的表現?投資人在進行佈局時應該要注意哪些事項?
什麼是股息?股利殖利率如何計算?
投資人在計劃未來的財務目標、退休基金時,時常偏好採用存股的方式來買入配息較高的特定標的,在累積一定的本金後,享受來自於股息的收入以維持生活品質或是資金需求,但是將辛苦累積的資產投入到高殖利率的公司股票之前,投資人必須要先釐清股息的概念,以及為何要做出這樣的投資決策,並且確認是否真正了解股息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所謂的配息,代表公司針對股東所發放的利息,舉例來說,配息 1 元,則代表所有股東,都可以在配息日按持股比例獲得每 1 股 1 元的現金股利;股利率(又或是股利殖利率)則是相對於股價所計算,如該公司若當下的股價為 100 元,則股利率為 1 / 100 = 1% 的股利率;股利率的計算方式除了受到股價波動影響外,又可以因計算時間區間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結果,如該公司若為每季配息 1 元,那麼一年的股利率則為 (1×4)/ 100 = 4%。
高股息的優勢與常被忽略的關鍵
能夠配息的公司股票,具有什麼樣的優勢?一般來說,資金之所以會青睞具有高殖利率配息的股票,主要因為當公司有能力按照季度、年度等固定時間發放股息給予股東時,代表公司在該時間區間下具備這樣的現金能力,換句話說,高配息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公司具有穩定現金流的證據。也因此今年市場擔憂升息對消費造成的打壓,進而可能侵蝕到企業獲利,或是在融資成本提高而導致財務槓桿極高的企業可能面臨流動性風險、倒債的危機之際,對於仍能發放出現金股利的企業,市場便可以認定其營運狀況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亦或是仍有足夠的現金資產作為抵禦。
然而這樣的概念也存在著一些偏誤。投資人必須要了解的是,現金股利的發放是由董事會「人為」的決議所訂定,而並非存在固定比例,而是考量到企業的商業策略。再進一層思考,並非是低股利發放的企業就不存在投資價值,或是代表該公司不具備獲利能力,而是可能有其他現金運用的考量,例如投入資本支出、擴編人事等。除此之外,當公司發放股利給予股東時,實際上是將公司的利潤分出來發放給股東,也因此實際上所持有的股票價值並沒有改變,假設在外流通股數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配息 1 元,除息日當天股價也會隨之下跌 1 元,類似「左手換右手」的概念。因此若企業沒有持續保持獲利的增長,那麼投資人在獲取股息的同時,實際上也就是提早領回本金而已,並沒有創造更高的報酬,提出著名金融理論
結論
在選擇投資高股息因子時,投資人更需要了解自己所追求的策略為何。以本文開頭提到的三檔 ETF 為例,其金融、必需型消費、工業、原材料、能源等偏向景氣循環的類股加總佔比分別高達 45%、 57%、55%,主要因景氣循環類股屬於人類社會的基本需求,相對於新興產業來說,較能夠也具備穩定的現金流,但是也難以如同科技產業具備新興需求的爆發性成長率,而科技類股的股利殖利率也普遍相對較低,主要因為科技公司的研發支出支出也相對較高,資金的運用不盡相同,投資人對於股利的報酬期望也應該要隨之調整。
權衡之下,除了了解本身的投資目標與資金需求外,也應該要搭配除了股利殖利率以外的指標,如營收成長、股東權益報酬等指標,真正的瞭解企業的資金配置與商業模式,在回顧歷史報酬時,也不要忘了使用還原報酬(資本利得 + 股利報酬)來搭配檢視,確切的掌握獲利來源,才能有效率的執行投資策略與資產配置。